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通過廣東省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CMAF),對食品餐飲衛生安全監控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同時也是廣州市蘿崗區食品藥品監督局推薦的檢測機構之一。已為多家星級酒店和配餐公司做餐飲衛生的定期監控,并取得客戶的一致認可。
微生物是造成食品污染、腐敗變質的重要原因。企業應依據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微生物監控指標限值、監控時間和監控頻次。企業在通過清潔、消毒措施做好食品加工過程微生物控制的同時,還應當通過對微生物監控的方式驗證和確認所采取的清潔、消毒措施能夠有效達到控制微生物的目的。
微生物監控包括環境微生物監控和加工過程中的監控。監控指標主要以指示微生物(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或其它指示菌)為主,配合必要的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監控對象包括食品接觸表面、與食品或食品接觸表面鄰近的接觸表面、加工區域內的環境空氣、加工中的原料、半成品,以及產品、半成品經過工藝殺菌后微生物容易繁殖的區域。
通常采樣方案中包含一個已界定的最低采樣量,若有證據表明產品被污染的風險增加,應針對可能導致污染的環節,細查清潔、消毒措施執行情況,并適當增加采樣點數量、采樣頻次和采樣量。環境監控接觸表面通常以涂抹取樣為主,空氣監控主要為沉降取樣,檢測方法應基于監控指標進行選擇,參照相關項目的標準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監控結果應依據企業積累的監控指標限值進行評判環境微生物是否處于可控狀態,環境微生物監控限值可基于微生物控制的效果以及對產品食品安全性的影響來確定。當衛生指示菌監控結果出現波動時,應當評估清潔、消毒措施是否失效,同時應增加監控的頻次。如檢測出致病菌時,應對致病菌進行溯源,找出致病菌出現的環節和部位,并采取有效的清潔、消毒措施,預防和杜絕類似情形發生,確保環境衛生和產品安全。
檢驗是驗證食品生產過程管理措施有效性、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檢驗,企業可及時了解食品生產安全控制措施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排查原因,并采取改進措施。企業對各類樣品可以自行進行檢驗,也可以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監控項目 | 建議取樣點a | 建議監控微生物b | 建議監控頻率c | 建議監控指標限值 | |
環境的微生物監控 | 食品接觸表面 | 食品加工人員的手部、工作服、手套傳送皮帶、工器具及其他直接接觸食品的設備表面 |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 | 驗證清潔效果應在清潔消毒之后,其他可每周、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與食品或食品接觸表面鄰近的接觸表面 | 設備外表面、支架表面、控制面板、零件車等接觸表面 |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衛生狀況指示微生物,必要時監控致病菌 | 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
加工區域內的環境空氣 | 靠近裸露產品的位置 | 菌落總數、酵母霉菌等 | 每周、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
過程產品的微生物監控 | 加工環節中微生物水平可能發生變化且會影響食品安全性和(或)食品品質的過程產品 | 衛生狀況指示微生物(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酵母霉菌或其他指示菌) | 開班第一時間生產的產品及之后連續生產過程中每周(或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
a可根據食品特性以及加工過程實際情況選擇取樣點。 b可根據需要選擇一個或多個衛生指示微生物實施監控。 c可根據具體取樣點的風險確定監控頻率。 |